1.表句中停顿,不译。 例: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.表感叹,“啊、呀”。 例:徐公何能及君也 3.表判断,“啊、呀”或不译。 例:死生昼夜事也 4.表疑问,“呢、吗、吧”。 例:何以能鼓乐也 5.表肯定,“啊、呀”。 例:昔人云,将以有为也

2008年7月26日 836点热度 4人点赞 几二木 阅读全文

一.作语气词 1.表陈述,译为“啊”或不译。 例:寒暑易节,始一反焉 2.表反语,译为“呢”。 例:万钟于我何加焉 二.代词 1.第三人称,译为“她、他、它”。 例: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.疑问代词,相当于“安”,译为“哪里、怎么”。 例:且焉止土石 三.兼词 相当于“于之、于是”。 例:针针丛棘,青麻头伏焉 四.助词 用在形容词尾,译为“……的”。 例:于乱石择其一二扣之,空空焉

2008年7月26日 886点热度 0人点赞 几二木 阅读全文

一.语言层面 1.分析动词 例: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 只有泪多、泪珠大才会溅,说明诗人多泪、悲伤。 2.分析修饰语 例: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 “仞”字写出了环境的恶劣。 3.分析叠词 叠词能增强语嫣的节奏感、韵律感,起强调作用。 4.分析拟声词 拟声词能使诗文更加形象、生动,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。 5.表颜色的词 可以表示人的心情,增加描写的色彩感的画面感,渲染气氛。 6.整体评估 ①在诗的风格上有豪放、婉约之分。 专业术语:激越高亢、清婉秀丽、用于华丽,极尽铺陈之能事、用语平易,含义隽永 ②在语言结构上…

2008年7月20日 794点热度 0人点赞 几二木 阅读全文

“为”字在表被动和作语气词时读二声,其余读四声。 一.语气词 1.例:如今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,何辞为 二.动词 1.治理。 例:孟尝君为相数十年 2.当作、作为。 例:霓为衣兮风为马 3.认为。 例:窃为大王不取也 4.是。 例: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 三.介词 1.表目的,译为“为了”。 例: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 2.表原因,译为“因为”。 例:为其不可得而去 3.表被动,译为“被”。 例:如姬父为人所杀 4.表时间,译为“当、等到”。 例:为其未也,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5.表对象,译为“对、向”。 例:如姬…

2008年7月20日 904点热度 0人点赞 几二木 阅读全文

1.动词,译为“到……去”。 例: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.助词。 A.结构助词,连接定语和中心词,译为“的”。 例:蹇(jiǎn)叔之子与师 B.用在主谓之间,取消句子独立性,不译。 例:欲勿予,即患秦兵之来 C.宾语前置的标志,不译。 例:宋,何罪之有 D.补充音节,不译。 例:倾之,烟炎张天 3.代词。 A.代人、事、物。 B.第一人称代词“我”。 例:公将哀而生之乎 C.指示代词,译为“这”。

2008年7月20日 837点热度 0人点赞 几二木 阅读全文

词性包括名词、动词、副词、代词、介词、连词、助词、数词、叹词、形容词。 一.名词 1.表人或事物。 2.表时间。 例:早晨、前天 3.表方位。 例:东、西、中 二.动词 1.表动作、行为。 例:打、跳、笑、唱 2.表发展、变化。 例:扩大、提高 3.表心理活动。 例:喜欢、希望、热爱、生气 4.表存现、消失。 例:有、出现、丧失 5.表使令。 例:请、叫、使、让、派 6.表可能、意愿。 例:能、会、应该、肯、要、愿、必须 7.表趋向。 例:来、过去、进去 8.表判断。 例:是,就是 三.形容词 1.表事物状态。 2…

2008年7月20日 1075点热度 1人点赞 几二木 阅读全文

句子成分:定语 主语 状语 谓语 补语 定语 宾语 *红色为双横线 蓝色为波浪线 表示符号:(       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[      ]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<     >  (       )           一.主语 它是谓语陈述的对象,是谓语的发出者,指明什么人、事、物。名词、代词、数量词、并列短语、“的”字结构、动宾词组、主谓词组、动词、形容词、偏正词组可以作主语。 例:(中国人民)志气高 去北大荒的就是他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二.谓语 陈述主语,说明主语是什么、怎…

2008年7月20日 968点热度 0人点赞 几二木 阅读全文

*红色为双横线 蓝色为波浪线 一. 找句子的谓语 二. 谓语的发出者就是主语 三. 谓语的接收者就是宾语 四. 不能改变原意 例:[由于长期的劳累],李老师生病住院了 听了老同学的发言,我提高了认识 感情的洪流在翻滚,浑身的热血在呼啸 [自从我们听了雷锋的先进事迹的介绍以后],班级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 [老实]说,她只是一个人入了迷途的狂热者,上了别人的当,做了件傻事 [细]看(这)妇女,不过三十二、三岁,头发散乱,微长的面貌有些憔悴

2008年7月20日 805点热度 0人点赞 几二木 阅读全文

一.连词 1.表假设,译为“如果、假使”。 例:其业有不精,德有不成者,非天资之卑,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2.表选择关系,译为“是……还是”。 例:其真无马邪,其不知马邪 二.副词 1.表推测,译为“大概”。 例:其皆出于此乎 2.表祈使,译为“可、还是”。 例: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.表反诘语气,译为“难道”。 例:其孰能讥之乎 三.代词 1.人称代词,作定语,译为“他的,他们的”。 例:臣从其计,大王亦幸赦臣 2.作第三人称,做短语的小主语,译为“他、他们”。 例:秦王恐其破璧 3.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“我”。 4.作…

2008年7月20日 862点热度 1人点赞 几二木 阅读全文

1.表达方式:①记叙 ②描写 ③议论 ④抒情 ⑴描写方式:动静结合、虚实结合、远近高低结合、点面结合、白描、渲染、烘托、衬托、对比、用典、抑扬结合、照应、正侧描写结合 ⑵抒情方式:直抒胸臆、借景抒情、融情于景、情景交融、情景相生、情因景生、以情衬景、托物言志、托物寓理、借古讽今 2.结构形式:首尾照应、铺垫、先总后分、开门见山、层层深入、先景后情、卒章显志、过渡、埋下伏笔 3.修辞:对偶、比喻、拟人、借代、夸张、排比、反复、象征、互文 4.写作技巧:赋比兴、衬托、对比、渲染、卒章显志、画龙点睛、以小见大、欲扬先抑、…

2008年7月20日 800点热度 0人点赞 几二木 阅读全文
12